tcp ip参考模型(我想知道TCP/IP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是一个概念吗)
本文目录
- 我想知道TCP/IP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是一个概念吗
- 简要说明TCP/IP参考模型五个层次的名称各层的信息传输格式最低三层使用的设备是什么
- 什么是TCP/IP参考模型
- TCP/IP网络参考模型有哪几层
- 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型的区别是什么
- TCP/IP协议参考模型共分为了几层,其中3、4层分别是什么
我想知道TCP/IP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是一个概念吗
不是一个概念tcpip参考模型一共4层tcpip协议属于第二层和第三层也就是说tcpip参考模型包含tcpipc协议
简要说明TCP/IP参考模型五个层次的名称各层的信息传输格式最低三层使用的设备是什么
摘要TCP/IP是一组用于实现网络互连的通信协议。Internet网络体系结构以TCP/IP为核心。基于TCP/IP的参考模型将协议分成四个层次,它们分别是:网络访问层、网际互联层(主机到主机)、传输层、和应用层。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19
简要说明TCP/IP参考模型五个层次的名称?各层的信息传输格式?最低三层使用的设备是什么?
TCP/IP是一组用于实现网络互连的通信协议。Internet网络体系结构以TCP/IP为核心。基于TCP/IP的参考模型将协议分成四个层次,它们分别是:网络访问层、网际互联层(主机到主机)、传输层、和应用层。
1. 应用层
应用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高层,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服务,例如:FTP、Telnet、DNS、SMTP等.
2. 传输层
传输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传输层,为应用层实体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功能,保证了数据包的顺序传送及数据的完整性。该层定义了两个主要的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TCP协议提供的是一种可靠的、通过“三次握手”来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而UDP协议提供的则是不保证可靠的(并不是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
3. 网际互联层
网际互联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主要解决主机到主机的通信问题。它所包含的协议设计数据包在整个网络上的逻辑传输。注重重新赋予主机一个IP地址来完成对主机的寻址,它还负责数据包在多种网络中的路由。该层有三个主要协议:网际协议(IP)、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GMP)和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IP协议是网际互联层最重要的协议,它提供的是一个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传递服务。
4. 网络接入层(即主机-网络层)
网络接入层与OSI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相对应。它负责监视数据在主机和网络之间的交换。事实上,TCP/IP本身并未定义该层的协议,而由参与互连的各网络使用自己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然后与TCP/IP的网络接入层进行连接。地址解析协议(ARP)工作在此层,即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
传输层:四层交换机,四层路由器;网络层:路由器,三层交换机;数据链路层:网桥,以太交换机,网卡;物理层:中继器,集线器,双绞线!
四层概念,和五层模型!是这样的!
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连接层,这个是五层模型!
什么是TCP/IP参考模型
TCP/IP参考模型共有五层:应用层、传输层、互联网层和主机至网络层。与OSI参考模型相比,TCP/IP参考模型没有表示层和会话层。互联网层相当于OSI模型的网络层,主机至网络层相当于OSI模型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互联网层所有上述的需求导致了基于无连结互联网络层的分组交换网络。这一层被称作互联网层(internet layer),它是整个体系结构的关键部分。它的功能是使主机可以把分组发往任何网络并使分组独立地传向目标(可能经由不同的网络)。这些分组到达的顺序和发送的顺序可能不同,因此如果需要按顺序发送和接收时,高层必须对分组进行排序。互联网层定义了正式的分组格式和协议,即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层的功能就是把IP分组发送到应该去的地方。分组路由和避免阻塞是这里主要的设计问题。TCP/IP互联网层和OSI网络层在功能上非常相似。传输层位于互联网层上的那一层,通常称为传输层(Transport layer)。它的功能是使源端和目标主机上的对等实体可以进行会话。在这一层定义了两个端到端的协议。一个是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它是一个面向连结的协议,允许从一台机器发出的字节流无差错地发往另一台机器。它将输入的字节流分成报文段并传给互联网层。TCP还要处理流量控制,以避免快速发送方向低速接收方发送过多的报文而使接收方无法处理。另一个协议是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它是一个不可靠的、无连结的协议,用于不需要TCP排序和流量控制能力而是自己完成这些功能的应用程序。IP、TCP和UDP的关系如图7所示。自从这个模型出现以来,IP已经在其它很多网络上实现了。应用层在TCP/IP模型的最上层是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它包含所有的高层的协议。高层协议有:虚拟终端协议TELNET、文件传输协议FTP、电子邮件传输协议SMTP、域名系统服务DNS、网络新闻传输协议NNTP和HTTP协议。虚拟终端协议TELNET:允许一台机器上的用户登录到远程机器上并且进行工作。文件传输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提供有效地将数据从一台机器上移动到另一台机器上的方法。电子邮件协议SMTP(Simple Message Transfer Protocol):最初仅是一种文件传输,但是后来为它提出了专门的协议。域名系统服务DNS(Domain name service):用于把主机名映射到网络地址。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用于在万维网(WWW)上获取主页等。主机至网络层互联网层下面什么都没有,TCP/IP参考模型没有真正描述这一部分,只是指出主机必须使用某种协议与网络相连。
TCP/IP网络参考模型有哪几层
TCP/IP协议并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传统的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一种通信协议的7层抽象的参考模型,其中每一层执行某一特定任务。该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种硬件在相同的层次上相互通信。这7层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这4层分别为: 应用层:应用程序间沟通的层,如简单电子邮件传输(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网络远程访问协议(Telnet)等。 传输层:在此层中,它提供了节点间的数据传送服务,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等,TCP和UDP给数据包加入传输数据并把它传输到下一层中,这一层负责传送数据,并且确定数据已被送达并接收。 互连网络层:负责提供基本的数据封包传送功能,让每一块数据包都能够到达目的主机(但不检查是否被正确接收),如网际协议(IP)。 网络接口层:对实际的网络媒体的管理,定义如何使用实际网络(如Ethernet、Serial Line等)来传送数据。
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型的区别是什么
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型虽然都是网络互联模型,但是它们本质上还是有区别,具体区别如下。
一、两者网络模型层数不同
1、OSI参考模型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虽然二者都采用了分层体系结构,将庞大而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着干个较小且易于处理的子问题。但是OSI参考模型没有TCP/IP模型简化。
2、TCP/IP模型严格来说是一个四层的体系结构。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都包含其中,虽然它有四层网络模型层数,只是因为在TCP/IP模型中TCP模型和IP模型最具代表性,所以被称为TCP/IP模型。它是保证网络数据信息及时、完整传输的两个重要的模型。
二、两者数据传输原理不同
1、TCP/IP模型当应用进程A的数据传送到应用层时,将其组织成应用层的数据服务单元,然后向下传输到传输层。第二步,在传输层收到该数据单元后与本层的控制报头构成传输层的数据服务单元。之后在传输层将报文传送到网络层时,由于网络层数据单元的长度有限制,所以传输层的长度被分为若干个较短的数据段。每个数据段再加上网络层的控制报头,就构成了网络层的数据服务单元。
网络层的分组传送到数据链路层时,加上数据链路层的控制信息后构成数据链路层的数据服务单元。 数据链路层的帧传送到物理层后,物理层将以比特流的方式通过传输介质传输出去。当比特流到达目的主机B时,再从物理层依层上传,每层对其对应层的控制报头进行处理,将用户数据交给高层,最终将进程A的数据送给主机B的进程B,实现了数据的透明传输。
2、OSI参考模型中数据的传输和TCP/IP模型原理是一样的,不过OSI参考模型在第二、三步骤中还要加上对表示层和会话层数据单元的封装。都是通过数据发送方的各层相当于将各自的控制信息添加到上层传来的数据上,然后一起打包继续向前传递,而数据接收方的各层则是将接到的数据包进行解压,去掉发送方对等层添加在数据上的控制信息,然后传递给上层,最终实现数据的传输。
三、两者的优点不同
1、OSI参考模型
分工合作,责任明确。它把性质相似的工作划分在同一层,性质相异的工作则划分到不同层。把每一层所负责的工作范围,都区分得很清楚,彼此不会重叠。
对等交谈。指所处的层级相同,对等交谈意指同一层找同一层谈,例如:第3层找第3层谈、第4层找第4层谈...依此类推。所以某一方的第N层只与对方的第N层交谈,是否收到、解读自己所送出的信息即可,因此不必关心对方的第N-1层或第N+1层会如何做。
逐层处理,层层负责。OSI参考模型中,第N层收到数据后,一定先把数据进行处理,才会将数据向上传送给第N+1层,处理无误后才向下传给第N-1层。任何一层收到数据时,都可以相信上一层或下一层已经做完它们该做的事,层级的多少还要考虑效率与实际操作的难易,并非层数越多越好。
2、tcp/ip模型
具有数据的时新性。TCP/IP模型的时效性则恰好具有时新性特点。它能利用高速运转的网络技术,及时捕捉科学有效的数据信息。并且能随着时间的变化,自动淘汰过时的无用信息,做到与时俱进。
具有数据的安全准确性。数据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会一般会受传输者、接收者、传输渠道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这些因素会不同程度上影响数据信息输送的及时性。而TCP/IP模型的数据传输,不仅能处理好复杂的信息结构,繁多的数据信息,还能维护数据信息的安全,确保数据信息的科学准确性。
具有传输技术的先进易用性。它主要采用的是先进的数据压缩技术。数据压缩就是文本编码的过程,以便将相同的数据信储存在更少的字节空间。文本占用空间减少、传输速度加快。数据压缩技术允许以最快的操作速度进行实时编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OSI参考模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TCP/IP协议
TCP/IP协议参考模型共分为了几层,其中3、4层分别是什么
TCP/IP协议参考模型共有4层,从下到上3、4层分别是网络层、网络接口层。
分别介绍TCP/IP协议中的四个层次:
1、应用层:应用层是TCP/IP协议的第一层,是直接为应用进程提供服务的。
2、运输层:作为TCP/IP协议的第二层,运输层在整个TCP/IP协议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且在运输层中,TCP和UDP也同样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3、网络层:网络层在TCP/IP协议中的位于第三层。在TCP/IP协议中网络层可以进行网络连接的建立和终止以及IP地址的寻找等功能。
4、网络接口层:在TCP/IP协议中,网络接口层位于第四层。由于网络接口层兼并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所以,网络接口层既是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介,也可以为网络层提供一条准确无误的线路。
扩展资料
OSI模型:
1、第1层是物理层(Physical Layer)(也即OSI模型中的第一层)
2、第2层是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运行以太网等协议。
3、第3层是网络层(Network Layer)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通信的两个计算机之间可能会经过很多个数据链路,也可能还要经过很多通信子网。
4、第4层是处理信息的传输层(Transport Layer)。第4层的数据单元也称作数据包(packets)。但是,当你谈论TCP等具体的协议时又有特殊的叫法,TCP的数据单元称为段(segments)而UDP协议的数据单元称为“数据报(datagrams)”。
5、第5层是会话层( Session Layer)这一层也可以称为会晤层或对话层,在会话层及以上的高层次中,数据传送的单位不再另外命名,统称为报文。
6、第6层是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这一层主要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表示问题。
7、第7层是“一切”。第7层也称作“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是专门用于应用程序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TCP/IP协议
更多文章:

discuz7 2(DISCUZ7 论坛首页里 右边怎么出现热门主题还有最新主题啊)
2025年3月6日 19:30

maven仓库在哪里(mongo maven远程仓库的路径在哪)
2025年3月13日 05:10

throttlestop中文对照(throttlestop重装系统了还在嘛)
2025年2月9日 01:50

distribute什么意思(distributed是什么意思)
2025年3月29日 03:00

apache tomcat官网下载(如何安装Apache Tomcat并使用Tomcat发布网站)
2025年4月3日 02:50

drawable是什么意思(drawablehdpi什么意思)
2025年3月15日 14:30

tcpip协议包括哪两个核心协议(TCP/IP网络体系结构中,各层内分别有什么协议,每一种协议的作用是什么)
2025年3月3日 08:00

borderbox(为什么bootstrap采用border-box盒模型)
2025年2月10日 03:40

phone什么意思汽车上(汽车蓝牙是哪个键,英文缩写,怎么打开)
2025年2月12日 21:20

svn链接怎么用(linux下使用svn,怎样用tortoiseSVN链接服务器)
2025年3月12日 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