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n2003(ULN2003的常见问题)
本文目录
ULN2003的常见问题
ULN2003驱动器输出端的二极管作用ULN2003的输出端可达500mA/50V.输出端的二极管学名续流二极管,英文freewheel diode。如果ULN2003的达林顿管输入端输入低电平使其截止,其驱动的元件是感性元件,则电流不能突变,此时会产生一个高压;如果没有二极管,达林顿管会被击穿,所以这个二极管主要起保护作用。由于ULN2003是集电极开路输出,为了让这个二极管起到续流作用,必须将COM引脚(pin9)接在负载的供电电源上,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续流回路。
如何用uln2003驱动直流电机控制正反转
要控制直流电机就不要用uln2003了,uln2003是集电极开路输出,你的电机两个引脚需要一个脚接电源正极,一个脚接到uln2003输出脚,当输出脚为低电平时电机转动,所以你的电机只能正转或者停转,而不能反转,如果需要反转的话,那么就要用到里面的四对达林顿管,接成H桥,此时灌电流的最大值是500mA,也就是说你的电机最大能通过电流是500mA,uln2003一般是驱动步进电机用的,要驱动直流电机控制正反转的话最好用L298N,比较方便,驱动电流也比较大
ULN2003,有什么作用
(网上有资料一大堆),看的你还不知道什么东西来着。其实就是用来放大电流的,增加驱动能力,比如说你的单片机输出引脚一般输出就几mA,要让直流电机转需要500mA,用uln2003放大后,直流电机才转的起来(功率上来了,能量来自uln的电源端)。具体参数网上有
ULN2003的作用
ULN2003是大电流驱动阵列,多用于单片机、智能仪表、PLC、数字量输出卡等控制电路中。可直接驱动继电器等负载。输入5VTTL电平,输出可达500mA/50V。ULN2003是高耐压、大电流达林顿系列,由七个硅NPN达林顿管组成。 该电路的特点如下: ULN2003的每一对达林顿都串联一个2.7K的基极电阻,在5V的工作电压下它能与TTL和CMOS电路 直接相连,可以直接处理原先需要标准逻辑缓冲器来处理的数据。ULN2003 是高压大电流达林顿晶体管阵列系列产品,具有电流增益高、工作电压高、温度范围宽、带负载能力强等特点,适应于各类要求高速大功率驱动的系统。
uln2003an的引脚参数
产品型号:ULN2003AN
输出电压(V):50
开关电压MAX(V):50
峰值输出电流(mA):500
驱动器数/封装:7
输出箝位二极管:Yes
输入兼容性:CMOS/TTL
延迟时间(ns)典型值:250
封装/温度(℃):16PDIP/-20~70
扩展资料:
uln2003an引脚介绍
引脚1:CPU脉冲输入端,端口对应一个信号输出端。
引脚2:CPU脉冲输入端。
引脚3:CPU脉冲输入端。
引脚4:CPU脉冲输入端。
引脚5:CPU脉冲输入端。
引脚6:CPU脉冲输入端。
引脚7:CPU脉冲输入端。
引脚8:接地。
引脚9:该脚是内部7个续流二极管负极的公共端,各二极管的正极分别接各达林顿管的集电极。用于感性负载时,该脚接负载电源正极,实现续流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ULN2003
uln2003的使用问题
ULN2003其实就是把七个复合NPN管制作在一片电路上而已。控制共阳极数码管时就把七路复合管的集电极开路输出端分别接到数码管的七段LED的输入脚即可。但是ULN2003只有七路,不便用于带小数点显示的八段LED数码管,要驱动八段LED数码管,得换用ULN2803。
更多文章:

江苏福彩15选5开奖结果(福彩15选5中三个号码有没有奖啊)
2025年3月13日 00:50

act、rpg和arpg游戏之间有什么区别?什么是ACT游戏~
2025年2月28日 22:50

wordpress怎么搜索别人(如何查看别人wordpress的博客)
2025年3月24日 18:20

localhost8888的网址(在IE浏览器里面输入“http://localhost:8888/“怎么跳到百度页面)
2025年3月6日 18:40

flex使用方法(亚马逊Flex司机为何使用机器人“欺骗性地”完成更多工作)
2025年3月28日 09:50

c语言教程app软件下载(最近想学习C语言,不知道用什么软件,请大家提供个下载地址)
2025年3月13日 00:10

excel vlookup函数(excelvlookup函数怎么用)
2025年3月6日 11:10

consult的形容词(are 后面consult什么形式)
2025年3月30日 06:20

tree planting annal怎么用?annal passholder什么意思
2025年4月3日 06:50

false是1还是0(php 里面,0、1和false 、true有什么区别)
2025年3月8日 02:40